历史沿革

首页 > 学院概况 > 历史沿革

西安外国语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始终以守正创新,博观笃行为宗旨,通过专业+外语+科技的培养模式,致力于打造西北地区国际化复合型金融贸易人才培养高地。其发展历程体现了从单一专业到多学科融合的国际化办学特色。

1. 专业布局与一流专业建设(2003-2014年)

专业方向初创:

1993年,学院前身依托学校的语言优势,率先设立英语(国际贸易)专业,初步构建了以国际经贸为核心的培养方向。

专业布局优化:

2005年,初步形成了国际经济与贸易、金融学、经济学、法学等专业协同发展的基本专业体系。2009年,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引入全球投资业标准知识体系——美国特许金融分析师(CFA),开设金融学(CFA方向)教改班,成为西北地区最早成建制培养CFA人才的高校。2014年新增信用管理本科专业,丰富了金融学科布局。

2020年,因专业布局优化的需要要,停招信用管理专业。2021年新增跨境电子商务本科专业,成为陕西省第一个开设跨境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院校,蝉联软科专业排名榜评级A,并首创陕西省跨境电子商务第二学位。2023年新增金融科技本科专业。

一流专业建设:

2020年,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获评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。2021年,金融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 2021年,经济学专业获批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

2. 学科发展与硕士点建设(2018-2024年)

2018年,获批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,下设区域经济学、金融学、国际贸易学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,并启动金融学方向学术型硕士招生。

2019年,金融硕士专业学位(MF)开始招生。

2024年,获批数字经济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(2025年招生)。

2024年,建成全球南方经贸合作研究中心,汇集国内外专家、持续深耕全球南方经贸合作相关理论创新,开展深度跨国科研合作,在全球南方经贸合作中发出中国声音,为国家战略布局输送前瞻性智慧方案,为企业国际化运营开展决策咨询。

4. 国际化与平台建设

合作与认证:学院成为美国CFA协会全球合作伙伴、西安市国际化高端金融人才培养孵化基地,并与30余所国际高校建立合作,提供海外实习与交流项目。

平台建设:建设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(国际金融与投资模拟实验室),2024年获批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(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场景模拟实验室)。

5. 师生发展

师资力量:专任教师中博士比例达90%,聘请经济学家曹远征、王忠民等为学院发展顾问,形成以教授、副教授为核心的教研团队。

社会影响: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%以上,优秀校友遍布海内外,包括商务部、商务厅、银监局等各级政府部门,以及各类金融机构和涉外企业,如华为、海尔、比亚迪等,升学去向涵盖北京大学、约翰斯·霍普金斯大学等国内外名校。


如需更详细的历史事件或具体年份信息,可参考学院官网或相关公告。